如果说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价值论的重大转向和重心转移,那么,价值学(又称价值哲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从哲学价值论到价值观的历史演进过程和研究历程。
提起价值,似乎大家都不陌生,作为人类认识和社会生活实践的一个最基本的方面,人类对于价值的研究悠长久远,对于真、善、美、圣、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功利等具体价值的理论研究也是由来已久。可以说,价值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但是,客观地讲,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学或价值论的研究起步很晚,国内外理论界公认,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洛采、文德尔班等人将价值问题视为哲学的最首要问题,并试图以价值论为中心重构整个哲学史,自此开始,一般意义上的价值论在哲学中的地位才逐渐确立,这类研究大概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德国哲学家、新康德主义者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中指出:“哲学只有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科学才有生命力。哲学以具有普遍意义的那些价值作为自己的领域。”当然,这种价值学或者价值哲学的确立绝不是几个思想家的“天方夜谭”或“梦境呓语”,而是有着深刻时代背景和现实动因的。我们清楚地看到,随着价值问题在现代社会的日益凸显、价值冲突日益普遍化甚至尖锐化,实用主义、新康德主义、现象学以及人本主义的日渐兴起,价值论应运而生,在哲学发展中的地位也越发突出,鉴于此,有人甚至断言,现当代哲学特别是西方哲学已经或正在出现一个重要的转向,我们可以称之为“价值论转向”。
实际上,任何大的思想家或哲学家都有其自身或明或暗、或显或隐的价值学说,如果借用哲学家蒯因的话来说,都有其“本体论承诺”意义上的“价值论承诺”。诚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都没有专门系统建构一套价值学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但是,熟悉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人都知道,马克思主义事实上正是从从事着物质生产的“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的物质生产出发,基于劳动、实践活动,通过“解释世界”旨在“改变世界”,最终指向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这一崇高价值理想,这里的“价值论承诺”是非常清晰的,其价值学的运思理路也是确定无疑的。马克思主义基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批判之上的唯物史观这一“总观点”“总方法”,毫不动摇地坚持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这一“总立场”,始终为劳苦大众立言代说,进而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特别是价值关系进行了科学的阐释和解答。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的科学价值观,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学者们普遍认为,从哲学层面来看,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面对客观事实追问“是什么”,追求真理的“科学的世界观”,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面对理想与现实追问“应该是什么”,直面人的信仰、信念、理想等重大问题的“人学价值观”。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乃至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出场已经成为一个“重大事件”,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甚至有学者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关于社会人生智慧的价值哲学,这种价值哲学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客观地讲,哲学价值论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有着深层现实原因的。在中国,价值论或价值学研究的兴起,根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实践大幕之所以能够拉开,国内理论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功不可没,当然,必须明确的是,这场大讨论首先是基于对“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的深刻反思和批判而引发的,随着思想的“解冻”,“人”和“人的价值”问题呼之欲出。这说明,哲学价值论绝对不是少数研究者的一时冲动或心血来潮,而是有其社会历史的必然性的。确切地讲,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相互冲撞,人们开始研究价值理论,兴起了价值学和发展价值学。随着研究的日趋深入,那种认为马克思主义存在着“价值论空场”的观点已不多见。诚如李铁映同志所言:“价值问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价值观问题则更是无处不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哲学上最有突破性的就是价值论研究的深入。我们要很好地珍惜这一理论进展。”
如果说哲学价值论或价值学凸显的是哲学的“价值论转向”,那么,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无疑凸显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维度”,从哲学价值论到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再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这表明,价值学研究逐渐从抽象走向具体。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出场是哲学价值论的一场革命性变革,那么,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诞生也是人类价值观的一场革命性变革。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学习、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或者说“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宾克莱认为:“把马克思当作一个哲学家、预言家或一个新现世宗教的创始人,或者甚至当作一个‘价值立法者’(借用尼采的说法),我们就可以对马克思的重要性认识得更清楚一些。”事实上,国内很多学者都主张,今天研究和解读马克思主义,应该主要发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意蕴,建立以价值哲学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从近几十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诸多解读,如“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人本主义”“人学”“生存哲学”“价值哲学”“文化哲学”“日常生活哲学”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价值维度的重视,都或隐或显地指向了价值哲学。对此,孙伟平教授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他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一种价值哲学,这有助于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目”,有利于冲破“科学世界观”与“人学价值观”之间的简单对立,有助于打破“哲学原理”与各“分支学科”(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科技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等)之间的壁垒,有助于弥合本体论或存在论、认识论与价值论之间不必要的割裂格局,一言以蔽之,哲学价值论将“改变”哲学,使得哲学思考的出发点、哲学的宗旨和使命以及哲学精神发生重大变化。
来源:学习时报